鲁网7月18日讯(记者魏萱见习记者王一倩魏进凤)7月18日,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专题通报今年以来烟台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。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王诗新,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王海怡,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孙黎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。
2010万元涉案资金集中返还彰显追赃挽损决心
发布会上,孙黎明政委首先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烟台市公安机关在追赃挽损方面的显著成果。他强调,烟台市公安机关始终将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作为反诈工作的核心目标,与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等金融部门紧密协作,不断优化完善涉案资金“快查快冻”机制。上半年,通过高效联动,共梳理确认权属明晰的冻结涉案资金达2010万元。发布会现场同步举行集中返还仪式,受害群众代表上台领取返还资金,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烟台市全力追赃挽损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。
针对“两卡”治理这一关键环节,孙黎明透露,下半年公安机关将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排查清理存量账户,压降银行账户涉案率,加大涉赌涉诈大数据模型研发应用,精准识别清理高危账户;同时强化协同治理,对老年人、高校新生等易受骗群体开展“靶向式”警示教育,落实“开卡必培训、取现必告知”,并加强银行及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专业培训,深化涉案银行卡溯源治理,从源头阻断犯罪工具流通。他特别提醒,切勿出售、出租、出借“两卡”,避免因涉案影响正常生活。
全链条打击态势强劲打防管控成效凸显
王诗新副局长全面介绍了2025年以来烟台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整体情况。他表示,烟台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深化运用“四专两合力”总体思路,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,全力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,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。在打击震慑方面,破获案件数、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显著上升,成功打掉多个盘踞烟台市的犯罪团伙,持续强化震慑效应;预警防范上,依托技术手段精准识别潜在受害人,民警及时上门劝阻,有效阻断诈骗实施;源头治理不断深化,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对电话卡、银行卡、网络账号等涉诈关键要素的管控治理,从根源上压缩犯罪空间;反诈宣传深入人心,开展“全覆盖+精准化”宣传教育,全面提升全民识诈防诈能力。
结合2025年“全民反诈在行动”集中宣传月主题,王诗新强调,反诈是每个人的“必修课”——因诈骗具有“无差别攻击”特点,且当前AI换脸、屏幕共享等手段不断升级,需重点掌握“识骗、防骗、应急”三大技能:识骗要牢记冒充公检法、虚假投资等常见套路;防骗要建立“安全意识防线”,不点不明链接、不透露验证码;应急要及时保存证据并拨打110报警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
金融防线持续筑牢涉诈“资金链”治理深化
王海怡副行长重点介绍了烟台市在涉诈“资金链”治理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。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切实履行监管职责,组织指导烟台市银行、支付机构强化账户风险管控,落实账户分类分级管理,严格开户审核和交易监测,精准识别并管控高风险账户;同时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监测模型,提升对涉诈可疑资金交易的识别精准度和拦截效率。在协作机制上,与公安机关建立快速查询、紧急止付、冻结扣划的“绿色通道”,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和追赃挽损提供强力金融支撑;此外还压实机构主体责任,督导金融机构完善内控制度,加强员工反诈培训,切实承担起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。
发布会最后,与会发布人共同表示,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。下一步,各部门将继续攥紧拳头、协同发力,以更精准的打击、更严密的防控、更深入的宣传,推动反诈工作向纵深推进。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始终保持警惕,主动学习反诈知识,争当自身财产安全的“第一责任人”,共同织密全民反诈的“防护网”,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、无处遁形,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鲁网烟台频道新闻热线:0535-6762110,18596127110
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